首页 > 科普知识

国庆小知识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30日 12:00:31


  每到了国庆节,各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仪式庆祝,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纪念日起源

每年的10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National Day)。人们习惯称“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9491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议:每年的10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10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聚集了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4912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纪念日意义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