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知识

秋冬皮肤易干燥 该怎样应对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1日 16:44:18

    一场秋雨一场寒,霜降节气到来后,天气逐渐转凉,气候变得干燥,各种皮肤问题也是接踵而至。那么,天气转凉后容易出现哪些皮肤病以及如何护理自身肌肤?湖南绿色食品网来教你一些小知识。  

瘙痒症 及时擦润肤霜

    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减少,使得皮肤变得异常干燥,容易引起瘙痒。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群的皮脂分泌功能随之减弱,更容易出现干燥现象。加之,一些外界刺激,如洗澡次数过频繁、过多的使用肥皂、沐浴产品、搓澡太用力等,相较于常人,出现瘙痒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皮肤瘙痒原因复杂,全身性皮肤瘙痒常见原因为内分泌失调和冬季瘙痒,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及精神性因素也可引起瘙痒,过度清洁皮肤造成皮肤脱脂干燥而产生瘙痒。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瘙痒,可见于全身,常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此外,因瘙痒所致的挠抓过度,使得皮肤容易出现抓痕、血瘀,时间久了可湿疹化、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对于皮肤瘙痒症患者,建议做好皮肤防护工作。首先,清淡饮食。为了防止加重病情,尽量不要食用鱼、虾、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其次,少接触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如洗衣粉、化妆品、肥皂等,减少洗澡次数。最后,保持肌肤湿润,及时擦润肤乳。

荨麻疹 治疗须找到致病原因

    近期因荨麻疹前来就诊的患者不下少数。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至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荨麻疹发病原因复杂,临床发现与患者饮食、接触的物品、天气变化息息相关。

    其典型表现为皮肤瘙痒,继而出现红色或白色风团,且风团发生部位不定,大小形态不一,时重时轻,时隐时现。常为指甲或五分硬币大小,略高起于周围的皮肤,开始时损害较稀疏,颜色周围稍红,中央稍白,境界清晰,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向周围扩散,可以彼此融合成片,表现为不规则的地图状,能泛发全身。一旦确诊为荨麻疹,需及时找到致病因素再对症治疗。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变为慢性荨麻疹。

那么,日常生活如何避免荨麻疹呢?

    第一,注意饮食,避免诱因。天气转凉,食物变得丰富多样。其中,某些食物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可诱发荨麻疹。

    第二,注意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有荨麻疹病史的人,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

银屑病 做好日常保暖工作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一些患者几乎终生不愈。多发于青壮年,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通常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有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四种。

诱发银屑病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季节变化。病情往往随着天气变凉逐渐加重,同时,由于银屑病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所以对于银屑病的治疗目前以控制不良症状为主,无法根治。

    临床发现,上呼吸道感染为银屑病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而秋冬季节正是上呼吸道感染易发季节,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是预防银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此外,还需时刻做好保暖工作,多些户外运动,多晒太阳,适时擦润肤霜。一旦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脱发 放松心情加强营养

    天气转凉后除了容易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银屑病外,脱发现象也较为常见。中医理论,由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原理,秋冬季节头发极易脱落。其中,正常脱落的头发都是处于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发,由于进入退行期与新进入生长期的毛发不断处于动态平衡,故能维持正常数量的头发。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或过度的脱落,其原因很多。

防止脱发的四点建议:

1. 放松心情。研究发现,个性开朗的人出现脱发的几率低于常人。

2. 保证充足睡眠。夜晚睡觉时间不超过11点,因为从夜晚11点到凌晨2点是肝脏排毒的最佳时机,早睡能够让我们排除体内毒素,对机体的健康包括头部皮肤都是有帮助的。

3. 按摩头部。头部皮肤也需要经常按摩,可以用大拇指按住太阳穴,其他四个指头肉面在头部轻轻按摩头部皮肤,动作不用太大。

4. 多吃能补充头发营养的食物。如核桃仁、海带、芝麻等,补充身体和皮肤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少吃油腻或者辛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