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汤一直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比较常见的大骨汤是用猪骨头,根据个人喜好任何动物骨头都可以用来炖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骨头汤是餐桌上的点睛之笔,那么骨头汤的做法是怎么样的呢?如何炖出营养好喝的骨头汤呢?
一、骨头汤的做法
冷水下锅 骨头下锅前,要先洗净,再焯水。焯水能去掉脏东西、去掉血沫和大部分嘌呤。炖汤时要冷水下锅,冷水要一次加足,并慢慢地加温,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熬制2小时,蛋白质才能够充分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会更鲜美。
二、营养搭配更均衡
炖骨头汤时搭配蔬菜,不仅增加营养,还能使其味道更好。比如莲藕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和大骨一起煲汤能健脾开胃;海带含褐藻胶、海藻酸等物质,有助降压降脂,跟大骨一起煲汤,有助降低人体对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还可根据个人喜好与营养需求选择:萝卜,玉米,冬瓜等食材,这些都是骨头汤的好搭档。
三、醋盐适时适量
适量加醋 从营养获取的角度考量,炖骨汤的时候,在水烧开后,可加适量的醋,因为醋能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到汤里,增加汤的营养,利于肠胃吸收。
晚点放盐 盐放太早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也会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盐放得晚并不会影响汤的味道,反而还能使肉质保持鲜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锅时再加盐。
骨头汤的营养价值:
动物骨骼中含有许多营养物质,其中有骨胶原、骨类粘蛋白、弹性酸蛋白、中性脂肪、磷脂、糖原等多种成分,因此骨头汤是一种很好的滋补食品。猪骨性平,有补虚弱、壮腰膝、强筋骨、益气力、生乳汁的作用;羊骨性温,有补肾虚、强腰筋的作用。
炖骨头汤的误区:
人们总认为炖煮时间越长,骨头中的营养物质溶出就越多,营养价值就越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骨头中的钙主要以磷酸钙、碳酸钙等形式存在,炖煮时间再长也很难熔化;随着炖煮时间的延长,骨头汤中的蛋白质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长时间炖煮还会使骨头和骨髓中的脂肪大量溢出。
另外痛风病人、糖尿病患者等人不宜多喝骨头汤,汤中的油脂、糖以及嘌呤等含氮浸出物会加重肝和肾脏的负担,不利于病人病情的控制。
骨头汤做法也是有学问的,把每个细节做好了,一碗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骨头汤就能顺利出炉了。营养好喝的骨头汤需要用心炖,大家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