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小吃是吃货们的最爱,一般街边小吃以油炸食品为主,如油条、炸鸡、炸玉米等口感香脆令人回味。但这些油炸食品所用的食用油大多是重复利用,这种回锅油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地沟油,甚至可能比地沟油危害更大。
地沟油事件让大家对地沟油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大家对回锅油的危害不够了解,那到底什么是回锅油?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什么是回锅油
回锅油又称“万年油”,泛指长期使用后,变色变质劣化后的食用油。在饭馆的餐桌上,尤其是川菜、湘菜等口味浓、用油多的菜肴中,隐藏着这种更大的健康隐患。
回锅油的常见特征是油质偏混浊,颜色深,甚至变黑或存在明显的油炸过后的悬浮物,搅拌时明显地黏稠等,嗅觉较灵敏的人甚至可闻出异味。
二、回锅油的危害
回锅油并不等于“地沟油”、“馊水油”,回锅油可能来自大豆色拉油、棕榈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油等,属于长期使用过后的炸油。这种油经过高温后脂肪发生裂解,反复高温,反复裂解,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致癌物质,食用后或者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质,就有可能导致一些癌症的发生。
除食用外,很多餐馆里通风状况不好,餐馆里油的烟味儿很重,经常待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很容易导致一些呼吸道疾病包括肺癌的发生。
三、食用油卫生标准
据了解,植物油中的酸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食用油的清洁度,由于植物油在煎炸过程中酸价会有所升高,因此我国《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中作了特别规定,即油炸所用植物食用油的酸价必须≤5,如果超过5将不能食用。
四、回锅油使用现状
据一位曾经经营油炸食品的谢女士透露,因为成本问题,食用油很少进行更换,一般采取的措施就是过滤和添油。油炸食品使用的油大都重复利用,一天甚至能重复利用上百次。
在餐馆中,很多菜肴都需要油炸,而不会在做完一个油炸菜之后就把一锅油扔掉,这就势必带来油脂的反复加热。在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贺军看来,回锅油的危害不亚于地沟油。据贺军据介绍,回锅油的危害正是由“多次加热”和“氧化”造成的,所有油脂在加热条件下都会发生反式异构化、热裂解等多种反应,难以避免会出现更多的杂环胺、丙烯酰胺等致癌物或疑似致癌物。如果长期摄入这种酸价超标的回锅油,将会出现体重减轻和发育障碍,易患腹泻和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
五、专家建议
同时,贺军提醒广大市民,在家煎炸食物时油不要使用太多,油温不要太高,煎炸时间也不能太长,尽量避免产生更多的有害化学物质。煎炸食物后的剩油,可以用来做凉拌菜,用剩油拌凉菜会有一种荤香味,味道良好。或者用于炖煮或快炒菜肴,避免重复油炸。“总的来说,油炸食品不益于身体健康,最好少吃。”贺军介绍,在外就餐时,建议多食用蒸煮类菜式,相对来说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