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省绿色食品工作会议报告
朱 建 湘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一是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二是总结2016年全省“三品一标”工作,研究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刚才4个先进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兆云副主任也做了很好的指示,等下省农委定国副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全省“三品一标”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在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省农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稳定数量,提升品质,提高比重的工作思路,狠抓产品认证和监管,注重产品品牌和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拓产品市场,全省“三品一标”工作稳步发展。至去年底,全省“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290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620个,绿色食品1091个,有机食品15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43个。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总产量709万吨,总产值672亿元。为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提质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产品认证保持稳中求进。我们将认证目标任务作为“三品一标”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纳入全省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在严格申报材料审查的同时,提高省绿办的综合审核效率,做到从收到整套材料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上报。另外,我们出台了认证产品检测费补贴政策,对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级贫困县绿色食品认证,全额补贴产品检测费,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认证积极性。去年,我省“三品一标”新获证(含续展)产品数达到了1040个,超额完成省农委绩效考核指标全年新增600个的任务。
(二)证后监管扎实有效开展。一是突出重点时节开展了市场督查,二是认真开展绿色食品标志市场监察,三是开展了全省“三品一标”综合大检查,四是抓好相关案件的查办。去年因质量抽检不合格和冒用标志等问题,撤销了8个大米的绿色食品证书和1个鸡蛋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三)示范基地创建取得成效。去年我们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依托,在全省建设了40个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通过一年的创建,示范基地和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示范效应显著的示范基地(企业),如永顺县鸿丰猕猴桃、常德正新农业绿色蔬菜、张家界丛林山鸡、江垭有机鱼、泸溪碰柑等等,这些基地打响品牌后,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翻番,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建设,以夯实产业基础。目前全省共有39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原料基地面积580万亩。
(四)宣传工作积极有效推进。省绿办和省内外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保持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去年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日报》等媒体对我省绿色食品工作进行了多次报道;省绿办和《湖南科技报》联合推出了“发展绿色食品,造福人类健康”的宣传报道专栏;农业部相关网站、红网、省农委网站、湖南省绿色食品网等网站都及时对我省“三品一标”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去年省绿办还以40个绿色食品示范基地为依托,编印了《湖南绿色食品巡礼》宣传画册;为香港美食博览会专门编印了《湖南百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名录》,受到香港市民的热烈欢迎,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五)营销平台取得明显突破。一是打造“互联网+绿色食品”网络销售平台。省绿办联合中国惠农网共同打造了《湖南绿色食品网》网络销售平台,并于去年4月上线运营,目前入驻的绿色、有机、地标企业60多家。与此同时,省绿办与智慧民生共同建设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网上超市”,也已投入运营。二是做好行业展会的宣传、展销和推介工作。利用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全国农交会地标专展等行业展会,组织有代表性的企业免费参加,对企业及产品进行宣传、展示、推介和销售。如去年在昆明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期间,省绿办主办了“互联网+湖南绿色食品”推介会,多家媒体参与宣传报道,反响很好。三是开展产销对接工作。去年省绿办组织香港、深圳、长沙等地的农产品经销商与我省部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行了实地对接,现场考察企业生产基地环境、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等,考察的大部分企业都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通过多方努力和协调,全国首届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产销对接会也于今天在长沙召开,将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绿色生资生产企业提供零距离的交流平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六)队伍建设切实稳固加强。去年是我省市县农业部门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之年,绿办系统人员变动较大,为此我们大力加强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全年共举办9期培训班,共计培训检查员、监管员、企业内检员1200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行业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七)及时出台政策形成合力。去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今后“三品一标”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落实了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类农业项目将“三品一标”作为考核和评价的重要指标,并由相关职能部门予以落实。如《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就将“三品一标”作为项目申报和评审的重要指标。
同志们,2016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绿色食品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更大了,效益更好了;绿色食品工作队伍的干劲更足了,地位更高了。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农业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委党组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视,得益于全省绿办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得益于绿色食品企业的不懈努力。在此,我谨代表省绿办,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和企业负责人表示衷心感谢!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省“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新形势下仍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一是“三品一标”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市场开拓和宣传不够,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三品一标”发展动力不足,尤其是无公害农产品,省内既存在着体制机制问题,也缺乏市场动力,这成为了制约我省无公害农产品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我们要直面这些困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干劲,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二、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全省“三品一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稳定数量,提升品质,提高比重。具体工作思路是: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加大宣传,开拓市场。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提升我省“三品一标”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业务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加快“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
(一)多措并举提升品质
今年我们在提升品质方面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抓产品认证,稳步增加我省优质农产品供应。没有产品认证,提升品质和打造品牌就无从谈起。今年省农委要求到年底全省“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数达到3100个,并完成58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任务,我们要想方设法,不打折扣地完成。省里将继续实行限时优质服务和产品检测费补贴支持政策,对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级贫困县的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检测费实行全额补贴,相关补贴资金安排和具体办理方式,省绿办近期已下发文件明确。请各地在宣传、落实省里优惠政策的同时,根据今年的工作任务,早动员、早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好到期产品的续展申报和新认证工作,确保年底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省里也会根据今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适时向市州农委通报工作进度,并作为年底全省“三品一标”专项资金安排和评选先进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抓质量监管,保障“三品一标”产品品质。今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的指标要求是达到98%以上,不能出现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为此,我们一要抓好市场监督。突出节假日对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农产品交易场所的检查。二要抓好产品抽检。在完成农业部年度抽检工作的基础上,省绿办今年安排了专项经费,将对全省“三品一标”产品,加大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覆盖面,及时掌握产品品质实际情况。三要抓好企业年检。严格落实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制度,通过年检规范企业生产,及时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准解决方案,切实提高企业生产水平。三抓示范基地,引领精细农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实行精细化管理,倡导绿色、减量和清洁化的生产方式,严格控制和鼓励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注重产地环境保护,是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我们在全省建设了40个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年我们将新建25个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继续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统一挂牌、构建网络销售平台等措施,打造一批规模大、品质优、品牌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让示范基地成为全省精细农业、现代农业和品质农业的典型代表和形象窗口,成为全省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
(二)加大力度打造品牌
主要是加大以地标为代表的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力度,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从现有的知名农产品品牌来看,几乎所有都是具有特色的地标产品。因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品质特性,具有与生俱来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价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近期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湘政办发[2017]2号)明确指出:要把地理标志品牌作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大挖掘、培育和登记保护力度,全省要重点建设扶持100个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和5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今年新春上班第一天,许达哲省长到省农委调研时,明确指出我省“三品一标”很有特色,但市场占有率不高,要认真抓好地理标志农产品工作。以往我们对地标的宣传和开发,力度还不够,甚至有些市县绿办都还不熟悉地标工作的程序和内容。今年,我们要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加大以地标为代表的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充分挖掘省内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潜力,推动全省因地制宜发展地标产品和品牌,并在地标公共品牌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打造一批我省知名的“三品一标”农业品牌,提升“三品一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年全省要增加1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任务,各市州在本次会议结束之后,要抓紧时间梳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优势资源,向当地政府做好汇报,说明地标工作的政策要求和现实意义,切实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登记保护力度。
(三)创新方式加大宣传
以宣传我省绿色食品发展模式和绿色食品品牌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三品一标”宣传。一是精心组织好“2017健康中国 绿色食品湖南行”活动,与省广播电视台合作,对我省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进行集中采访报道,举办社区消费节等主体活动共计30场。二是鼓励各级绿办和绿色食品企业开展宣传工作。对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醒目位置对绿色食品品牌形象进行宣传的企业,给予经费补贴。通过多层次、大力度的对外宣传,增加“三品一标”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产品优质优价,提高产业效益。
(四)千方百计开拓市场
通过多方面努力,拓展“三品一标”产品销售渠道,为市场增加优质“三品一标”产品供应,改善供给侧农产品结构,提高我省“三品一标”产品市场占有率。一是依托行业展会对产品进行展销和推介。利用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等行业展会,精心组织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宣传、展示、推介和销售。二是依托“互联网+”网络销售平台。目前,省绿办重点打造了“湖南绿色食品网”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网上超市”这两个网络销售平台,今年将继续完善软、硬件方面的配套设施,提高平台的入驻率和销售量。三是依托产销对接模式。在前期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基础上,继续组织营销企业、电商代表等与“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进行对接,为产品与市场搭建无缝对接桥梁,增加订单生产规模。省绿办准备于今年6-7月,在深圳举办一场湖南绿色食品产销对接会,届时把湖南的优质农产品向外省市做大力推介,让“三品一标”产品更好地走出湖南,走向全国。
三、2017年工作要求
(一)争取领导重视,加大政策落实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品牌保护,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要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今年省政府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培育更多“三品一标”产品。省农委也对今年“三品一标”工作提出了增加到3100个认证产品总数,新增800个产品的具体任务。各市州要紧跟形势,多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在工作中既要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农委《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又要把握推动“三品一标”发展的政策优势和宝贵机遇,将“三品一标”工作列入各地农业现代化绩效考核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作为农业品牌建设的有力抓手,作为各种农业项目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指标,出台符合本地的支持政策,保障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例如,近期吉首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当地推进“三品一标”的发展措施和奖补标准做了明确规定。郴州市畜牧水产局今年争取了30万元的无公害工作经费,用于认证检测费补贴和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他地区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工作实际,把“三品一标”工作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争取财政及其他部门支持,推动“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思路
新形势下,“三品一标”工作的定位和内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拓展。发展“三品一标”不仅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市场优质农产品供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农业品牌的具体抓手;还是践行绿色发展,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市州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做好产品认证、示范基地创建、地标产品登记和品牌培育,加大对外宣传以及拓展销售渠道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是我们份内应该做的,而且还要努力做好。比如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2013年全省通过资源普查,有139个地域特色农产品报农业部备案,而目前全省还只有4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获得农业部颁证,这里面还有大量的文章可以做,我们的工作还大有可为。
(三)加强主动服务,尽好职履好责
市县绿办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经常性地主动上门服务,熟悉辖区内“三品一标”企业的基本情况。对要续展的企业及时通知,帮助他们按期做好换证申请工作;对有认证意向的企业,优质高效地做好申报材料、现场检查、检测费补贴等服务工作,充分履行好检查员职责;对暂时没有认证意愿的企业,要通过项目帮扶、示范带动、市场引导等措施,积极鼓励开展认证。另外,我们到企业检查指导,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一要加强指导,严格落实“三品一标”有关标准要求;二要倾听基层企业的想法和意见,多向各级政府反馈呼吁企业的困难,多想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把认证标准与优质生产结合起来,把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结合起来,多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供市场销售、项目帮扶等信息,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
(四)加强业务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全省“三品一标”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队伍。省绿办将2017年定为业务建设年,希望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全省“三品一标”工作更加规范,队伍战斗力更强。一是抓好检查员、监管员技能提升培训班,通过培训着重提高检查员申报材料组织、现场检查、认证审核、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届时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需要独立完成培训安排的考核项目才能结业。二是进一步落实规章制度和完善档案资料记录,促进认证工作进一步规范,尽可能缩短认证周期,提高认证质量和认证产品的公信力。三是办好企业内检员培训班,通过培训提升内检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懂得农业投入品的要求、档案资料整理和规范用标等,以此来规范“三品一标”基地生产管理,并从落实生产标准、执行产品公示、管理制度上墙等具体工作来进一步提升基地的管理水平。
同志们,今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三品一标”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对“三品一标”工作的期望也很大,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背负的使命光荣。全省各级绿办和“三品一标”企业要紧紧围绕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按照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加大宣传,开拓市场的工作思路,转变思想,真抓实干,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发展以绿色食品为主的优质农产品,以优异成绩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