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补什么”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种以动物脏器来调补身体的方法,来源于中医治疗学中的食疗法,对于西医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西方人是不食用动物内脏的。那“吃什么补什么”究竟有没有道理呢?下面湖南绿色食品网小编就来为各位揭秘。
“吃血补血”?
血细胞的主要成分就是红细胞。影响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铁元素。铁的生物利用率,即从食物中的吸收量差异很大,从小于1%到50%。吸收所占比例取决于膳食的性质。
食物中的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血红素铁,另一种是非血红素铁。这两类铁在体内的代谢是不一样的,而且在肠道内对食物中铁吸收的影响也不相同。
血红素铁存在于肉、鱼、禽等动物的血、内脏及肌肉中,其吸收率较高,如:小牛肉中的铁吸收率为22%,一般动物铁的吸收率在20%左右,鱼肉中的铁吸收率为15%。血红素铁的吸收率高的原因在于它在胃肠内不被水解,因此它的吸收不受膳食中的其他成分如纤维、草酸盐、植物盐、磷酸盐和多酚的抑制。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谷类,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中除血红素铁外的其余部分,牛奶和鸡蛋中的铁,也大多是非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可与上述膳食中的影响成分起作用,使之不宜溶解,而难以吸收。
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很少超过10%,如大米的铁吸收率仅为1%,菠菜不到2%,玉米约3%,莴笋为4%左右,面粉为2%~5%,黄豆及其制品为3%~7%。全谷类和豆类为主的膳食,其铁的吸收率很低,但只要添加比较小量的肉或维生素C即能增加铁吸收。含有维生素C的橘汁和其他饮料会增加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吃肝补肝”?
肝脏是生物合成、生物转化(解毒为主)和一些营养素贮存的场所。动物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也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因此说,吃肝并不能补肝,反而能改善视力,改善人体的钙代谢以及防治缺铁性贫血。
健康人谈不上补不补肝,这可能多为肝病患者的行为。
但是肝病患者更应该慎吃动物肝脏,因为其含胆固醇较高,不易消化,这就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病的康复。另外,动物肝脏内含铜量很高,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低下,不能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过多的铜会在肝脏内积聚,引起贫血、肝硬化、腹水等症状。
肝病患者最好不要以吃肝来补肝,日常饮食应多吃富有维生素、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豆制品、蔬菜、瓜果等,禁食羊肉、狗肉等大热之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肝脏的刺激,在生活上尤其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能太劳累,劳逸结合才是健康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湖南绿色食品网小编认为人和动物内脏构成成分差不多,有补充某些营养元素的功效,但绝对不能相信吃什么补什么,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如果不是缺乏相关元素导致的疾病,吃了也没用。每一种食疗都应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者,应该咨询一下医生,切勿盲目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