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题为“中国人最常用的煮米饭方法,让你吃进了最多的砒霜”的文章在网络上大肆流传。我们最常用的煮饭方式,会让大米里残留很多“毒素”?那不就意味着我们每天都在摄取“很多毒素”?吓得小编赶紧煮了一碗饭压压惊。
据湖南绿色食品网小编了解,事情源于英国BBC的节目《相信我,我是医生》,来自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的安迪·马哈尔格教授在节目中比较了三种煮饭方法,煮出来的米饭含砷量大有不同。
图中纵坐标为百分比 图片来源:《相信我,我是医生》
于是,国内开始流传“中国人最常用的煮饭方式,会让大米里残留很多砷,吃大米相当于吃进砒霜”的说法。
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上图中,纵坐标的数值是百分比,并不是砷的净含量。如果,连没煮过的米中砷的含量都没有超标,这整个实验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单纯检测出砷元素的含量意义其实不大,因为砷是否有毒,主要看形态。
砷分为有机砷和无机砷,这两者也可以合并起来称作“总砷”。
对人体来讲,无机砷毒性大,其中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毒性最高,对人的致死量是1430毫克/公斤体重。而有机砷则没有什么毒性,因为它难以被人的胃肠道吸收,最终会被直接排出体外。
那么,米中的砷是哪种砷,含量又是多少呢?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在2010年曾经对我国的5个大米样品的总砷与无机砷进行检测,数据如下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对砷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国家对大米的总砷含量限量标准是200微克/千克,从上图可以看出,大米不但总砷含量没有超标,而且有机砷还占了总砷含量的大部分。如此微小剂量的砷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而且,我们祖祖辈辈吃了这么多年米饭,有谁是因为吃米饭导致砷中毒了吗?
所以说稻米中的砷并不等于砒霜,我国目前也没有发现砷含量超标的稻米。因此湖南绿色食品网小编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只要将米适当淘洗几次,无论怎样煮饭,对人体都是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