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茶上市时节,琳琅满目的茶叶吸引着茶客们。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沈阳一家大型茶叶市场里,有好几家商户打出了销售西湖龙井、狮峰龙井等新茶的招牌,但一位在此经营多年的茶商爆料称:“现在卖的西湖龙井新茶,几乎都是假的!不是产地造假,就是去年的陈茶冒充的”“从价格的落差上也能猜出茶叶的几分真假来”“每年开春,茶商手里都会积压一些陈茶,于是个别茶商就想方设法‘翻新’卖出去”……
茶叶是一种附加值较高的商品,不同茶叶的单价差异巨大,且部分品种保存期较短,随季节的波动也很大。由于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不法商人用低端茶叶冒充高端茶叶的行为屡见不鲜。而茶叶品质的鉴别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有一些造假手段甚至品茶师都未必能分辨,容易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例如,加滑石粉或石膏增重、添加色素改变茶叶颜色、添加糖或甜味剂改变口感、添加香精改变气味等。其中,最常见的造假手段就是在炒制茶叶过程中加入工业染料铅铬绿,提升茶叶卖相,让陈茶“旧貌换新颜”,碧螺春、龙井等这些高档茶叶也时常中招。
我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明确规定,炒制茶叶中不能添加色素和香精,更不能加工业原料。但在茶叶中违法使用工业染料铅铬绿并非新鲜事,早在2008年,原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铅铬绿就已在列。
那么,茶叶中违法添加的铅铬绿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铅铬绿中含有大量重金属铅和铬,摄入人体后,其在体内不能降解,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铅的毒性一般是慢性的,长期摄入会引起人体积蓄而中毒,严重的会造成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的危害。铬为皮肤变态反应原,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由呼吸进入,则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严重时会使鼻中隔糜烂,甚至穿孔,同时铬还是致癌因子。
为了考察消费者对染色茶叶是否有鉴别能力,有研究者设置了6个龙井茶样品,其中5份样品添加铅铬绿的量分别为1%、0.5%、0.2%、0.1%和0.04%(专业炒茶师傅制作),另一份样品是正宗龙井,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普通消费者来做鉴别试验。
首先是闻茶叶的味道,结果没人能发现差异;然后是看茶汤的颜色,虽然多数人能看到颜色的差异,但并没有觉得颜色异常;接着是观察干茶和冲泡过的茶叶,只有铅铬绿含量在0.2%以上的情况下,消费者才有可能怀疑茶叶是染色的;最后让消费者给茶叶打分,结果他们认为品质最好的是铅铬绿添加量在0.1%~0.2%的茶叶,而真正的龙井竟然位列倒数第二。由此可见,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染色茶叶还是极具迷惑性的。
尽管肉眼识别染色茶叶有一定难度,但仍有一些小技巧可供参考。比如,用铅铬绿做过“美容”的陈茶,泡出来的茶汤依然是偏黄的。铅铬绿不溶于水,容易使茶汤显得不太清亮。有些茶叶表面是有白毛的(比如碧螺春),如果用了铅铬绿,连毛都是绿的,仔细分辨便能看出来。如果不法分子加铅铬绿较多,翻炒又不均匀,有时还会在叶片上留下明显的绿点。茶叶经过炒制,颜色应该是黄色或黄绿色,如果绿得很明显,反而容易有假,应该提高警惕。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铅铬绿已被列入“黑名单”,其使用已经不那么普遍,但不排除仍有一些不法商人以其他的工业染料翻新陈茶,比如用靛蓝和柠檬黄调绿色。建议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去购买一些“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散装茶叶,应该到有信誉的商家或正规渠道购买茶叶。比如在湖南绿色食品网商城购买权威绿色食品认证绿茶古丈毛尖,绿色食品认证,生产更规范,喝得更放心。
2017年英妹子古丈毛尖(特级)
火热销售 即日发货
【特级150g】送100g黄金茶
原价198元 领券优惠活动价168元
更多春茶优惠活动,请关注湖南绿色食品微信公众号(hnls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