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锻炼身体的人可以试试多走走路,每天行走一万步的话,不但能够增加心脏功能、开发智慧、增强记忆力、减少五脏疾病、使得大脑清晰等等,还能够很好的预防癌症的哦。但是,步行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也是需要了解的,这样才能够更加的有利于身体健康。下面,和湖南绿色食品网来看看经常不行需要注意什么,正确的方式又有哪些。
步行需要注意什么
1.姿势:不能太放松
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目要平视,躯干自然伸直;收腹,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上肢与下肢配合协调,步伐适中,两脚落地有节奏感。
2.速度:每秒走两步
快走应保证每次40分钟~60分钟。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 10000步,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大概每秒走两步。运动讲究循序渐进,刚开始锻炼的人可先走半小时,再逐渐延长时间。快走时,心率应维持在每 分钟120次~140次,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辅助慢跑,走跑结合,达到健身目的。
3.时间:下午四点后
很多老人习惯晨练,但陆一帆指出,早晨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不佳。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早晨锻炼可能 诱使疾病发作。专家指出,下午4时以后和晚上是运动的最好时间,这时关节灵活,体力、肢体反应和适应能力最好,心跳和血压也较平稳。值得提醒的是,如选择 晚饭后走路,应在饭后半小时至睡前两小时范围内进行。
4.地点:道路平、空气好
公路边不适合快走,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且柏油路面太坚硬,对膝盖和脚踝 冲击力较大,相比而言,松软的土路和塑胶操场更适合,还要绕开施工工地和环境复杂的道路。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建议,最好在公园等空气质量较好的 地方健走,可保护呼吸系统。
5.准备:穿双好鞋,做足热身
准备工作也很重要,一双合脚的软底跑鞋,可缓冲走路时脚底的压力,并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宽松舒适的 运动装和透气的袜子也会让身体更放松;随身带瓶水,可以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糖尿病患者最好带块糖,预防低血糖意外。为避免运动伤害,快走前应先做一些伸 展四肢的热身活动,防止因步幅过大、频率太快造成拉伤。
走路减肥的正确方法
1、丹田用力,骨盘保持正的位置,背部打直尽量伸展。丹田位置约在肚脐下方7公分,体内腹部与背部中心处。
2、比平时走路迈更大的步子(约2~3成)。
3、保持时速6公里(每分钟前进100公尺)速度
4、保持4的速度, 手肘弯曲成90度, 感觉到背部肌肉被牵动,搭配快走的速度摆动手臂。
5、快走过程中搭配后续介绍的蹲屈与伸展动作,每周三次,每次快走20分钟至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