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妹子”颜芬良种在地头的格桑花
大湘菜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陈潇 摄影 杨俊、陈潇
烈日当头,白泥塘山坡上吹来一阵阵风。地头之上,格桑花开了一线,浅浅摇曳。
玉米地、辣椒地、花生地、黄豆地、琵琶地、桃子地、西瓜地……格桑花将小山坡横断,上下两头,春耕夏长,全是伍妹子种的地,近350亩。
“你看这草,除了二十几天又长这么高了。”伍妹子在地里比划,黝黑的脸上冒汗。
“伍妹子”真名颜芬良,50岁,家中排行老五,昵称“伍妹子”。她嫁在了杉山镇,承包了整片山。
杉山镇是娄底市娄星区第一个建制镇。2017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豪曾赴杉山镇调研。
或是赶上了好时代,颜芬良似是懵懂,初中毕业就闯社会的她,后悔书读少了,“做农业要跟很多领导打交道,我水平不够。”种植业的知识她都是慢慢学,慢慢悟的。
外出务工是为了家,回乡务农还是为了家。
除完草,颜芬良发现今年的玉米熟了
年轻时,颜芬良在长沙做建筑包工,2013年回到衫山镇。“别人都是买房买车,我是卖房卖车。”把长沙的房子卖掉后,颜芬良回来带孙子,顺便把攒的几百万拿来做农业,种些让人放心吃的果蔬。
黄瓜、丝瓜、茄子、辣椒、黄花、黄桃、梨子、琵琶、橘子、香瓜、西瓜、水稻……农业真正要做,就是不闲地。颜芬良今年申请了加种200多亩地,撇开地头的菜和门前的鸡鸭,她还包了几十亩鱼塘。
“四季有花我真的没做到。”颜芬良的初心,朴实又浪漫——四季有菜,四季有果,四季有花。种花,只地头长了一线格桑花,种菜,种瓜果,她都做到了,一年四季有丰收。
2015年,娄底市伍妹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很难想象,一个农村妇女,做建筑包工闯荡,再回来务农,做着男人要做体力活,年过半百了,竟如此舍得投入。现如今,伍妹子产业涵盖农家乐、商城,年产值约四五百万元。平均每天请20个村民来帮工,用工工资一年不少于40万元,颜芬良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
农业难,不只是日晒雨淋,难在坚持。走上这条路,很难转弯,很难掉头,没法放弃。
为了种出真正土味的、绿色的食品,9年来,颜芬良没用过一滴除虫剂,只为了赢得别人一句“你的菜和瓜果比别人的好吃”。不打药,只能看天。为除虫,只能拔草。除的草,不停地长……循环往复,手工除草占了所有工时的80%。
昨天早晨五点多,颜芬良奔到地里摘菜,然后就是主业——除草。歇息时,弯腰摘个香瓜就着吃。她的一天,只吃两餐,十几小时都花在了地里,有时忙完走回来路上,她快睡着了。
“在地里面做一天事,比做什么运动都舒服。自己种的东西摘回去马上搞了吃,那种感觉比什么都好。”
或许,“伍妹子”颜芬良选择的不是种地,而是种地背后的那份本真,那份踏实,那份温良。
(一审:蒋振 二审:陈潇 三审:陈胜年)
颜芬良种的当季丝瓜也熟了
[责编:陈潇]
[来源:大湘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