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视频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一级巡视员程金根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心张志华总工程师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3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健全实施机制,加大推进力度,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共支持了63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发展,建设提升特色品种繁育基地892个、产品核心生产基地1672个,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产品质量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举办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题的文化节、采摘节、丰收节等活动1000余场次,举办产品推介2500余场次,带动1130万户农户增收360亿元,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初步构建了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民等多方积极参与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发展机制,有力促进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会议强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高质量实施,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主线,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特性保护和农耕文化传承,培育壮大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让农民更多从产业发展受益,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会议要求,要强化组织实施,进一步健全“县级实施,省级统筹,部门督导”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六个一”建设任务。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带动各方参与保护工程。要强化产业培育,积极推进与农业文化遗产、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与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融合应用,加强产品追溯管理。要强化宣传总结,总结提炼一批发展典型,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新媒体等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保护工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推进会公布了2021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绩效考评结果,部监管司标准处朱泽闻处长和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一处王振泽处长分别作了《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重点》《中央对地方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专题辅导。宁夏、云南、内蒙古、安徽、福建5家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和金华两头乌猪、黔江猕猴桃2家项目实施单位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科院质标所、《源味中国》制作单位、中心地理标志处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了交流培训。
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农业补贴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部分领导、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和代表,2019-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所在地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代表1500余人参加了会议。推进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