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沿用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走绿色食品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9日 18:29:24

这是一张沿用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走绿色食品发展之路的配图

人工插秧

  在湖南津市药山镇药山村,有这样一群人组成了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采取人工和农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走出了一条绿色食品发展之路。

这是一张沿用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走绿色食品发展之路的配图

水牛犁田

  2014年,在外经商的范国军回到家乡,看到周边农户种田的方式深感忧虑,因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效益不高,而且对生态环境又有一定的影响,种出来的水稻品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以前四处可见的青蛙、白鹭、泥鳅等动物早已不见踪影,这样下去田里的庄稼产量只怕会越来越少,生态环境越来越糟糕。于是,范军国放弃了多年的生意,毅然决定回乡种田,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给后人留下一片青山绿水。于是,范军国牵头成立了津市市药山慈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从村民手上流转稻田300多亩,把村民组织起来一起种田,同时又把周边村民的1000多亩纳入统一管理范畴,聘请周边村民种田。

这是一张沿用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走绿色食品发展之路的配图


撒菜枯

  为了提升农田土壤肥力提高水稻品质,津市市药山慈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坚持“绿色、健康、环保”的发展理念,在整个种植过程中采用紫云英作为底肥,菜枯作为追肥,人工插秧、人工除草,引用东冲水库国家一级饮用水灌溉农田,在低洼田里种植芦苇、莲藕,让白鹭、喜鹊、斑鸠、火红鸟、青蛙等动物有了栖息繁衍之地,形成了“水稻-害虫-天敌”生态链条,有效减少了病虫害危害。同时采取采取石灰、茶枯消毒杀虫,结合稻鸭共生模式,稻田除草除虫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是一张沿用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走绿色食品发展之路的配图


介绍产品

  2016年,津市市药山慈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药山福田”大米商标,拥有了自己的品牌。2021年,“药山福田”大米通过各项检测和检查,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目前,“药山福田”大米主要通过订单农业模式,销往长沙、武汉、北京、石家庄、上海等地,良好的品质深受消费者一致好评,绿色食品认证进一步加持了“药山福田”大米品牌效应。现在,津市市药山慈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每年发放给村民的劳动报酬、土地分红等费用100多万元,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在乡村振兴路上默默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